庞可阳 约巴林达报道
尼克松基金会于本月10日在尼克松总统图书馆(Richard Nixon Presidential Library and Museum)举行盛大仪式,庆祝「改变世界的一周」尼克松访华史料陈列馆—中国馆正式揭牌开幕,同时表彰华裔慈善家谢明夫妇(Ming and Eve Hsieh)。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张平及夫人陈蔚,以及谢明在百人会的同僚均到场祝贺。
尼克松基金会主席巴瑞鲍特(Bill Baribault)当天介绍,谢明夫妇、前国务卿基辛格、媒体大亨默多克(Rupert Murdoch)对尼克松基金会慷慨捐赠,大力资助图书馆的「改变世界的一周」尼克松总统访华展。为表达对他们的感谢,基金会在中国馆内挂牌表达纪念。


张平在致辞时首先感谢谢明夫妇和尼克松图书馆,为促进中美之间友谊和交流所做出的贡献。张平指出,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也是尼克松总统访华47年纪念。中美两国经历对立后走到一起,靠的是相互尊重和求同存异,这种精神在今天的中美关系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的贸易摩擦,中美双方需要通过磋商,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寻找双赢的解决方案。两国人民也应为促进中美之间相互了解,和人民间的友谊,以及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发挥作用。”张平强调。

谢明当天在致辞时介绍了他与尼克松的“不解之缘”。由于尼克松总统的访华,中国迎来改革开放,他是最早赴美自费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并利用所学知识在美国科学界做出一番事业。
谢明指出,“美中关系发展40年来,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我本人是受益人。此次捐赠也是希望提醒大家共同维护、发展这个关系。从对抗到对话,互相猜疑到互相合作,美中关系只会往前走。虽然会有摩擦,但是总体上会找到共同的利益点继续发展。”

谢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强调,“尼克松总统47年前的破冰之旅,改变了我的命运。促进美中关系的发展有益于我,也有益于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这也是基辛格博士,默多克先生和我共同捐赠纪念这个展览的目的。”


记者当天还了解到,做慈善毫不手软,名声在外的谢明,在父母面前非常低调。谢明父母当天也出席了活动,他们看着图书馆墙上写有谢明名字的牌匾合不拢嘴。谢明母亲表示,“他(谢明)只叫我们来参观总统图书馆,我们都不知道是要表彰他。”

活动当天,著名地震学家、南加大地质研究中心主任骊永剛教授,百人会公共政策委员会主席胡泽群(Charlie Woo),南海岸广场总经理格兰特(David Grant)、旅游市场总监全泓康(Brian Chuan),中青旅海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裁潘国平等都到场祝贺。

谢明出生于中国辽宁沈阳的知识分子家庭,1978年考入中国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系,1980年自费到美国南加州大学留学,学习电子工程。硕士毕业后,谢明开始自主创业,于1987年创建AMAZ科技集团,1990年创立美国科进系统公司,用指纹识别技术帮助美国联邦政府建立国家反恐识别网络。



谢明在科技界取得成功后,又转战生命科学界,目前在从事治疗癌症的研究。
2006年谢明捐款3500万美元给南加州大学工程学院,南加大决定将其电子工程系命名为「谢明电子工程系」,这也是南加大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华人命名的院系。2010年,谢明向南加大医学院捐款5000万,资助基于纳米技术的癌症药物研发。

谢明现任南加州大学校董,美国华人精英组织百人会成员。2015年,他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这是美国工程界最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