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患者安全和医疗保健 行业专家座谈

0
3
庞可阳摄

庞可阳 橙郡报道

查普曼大学医学院的年度医药行业晚宴(CUSP-Industry Dinner)近日举行。来自当地医药界、生物制药以及药剂学的专家人士齐聚一堂,就病人安全、药品质量等问题展开讨论。《美国新闻速递》受邀出席并参与了当天的座谈会,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座谈会当晚,查普曼大学医学院院长乔丹(Ronald Jordan),药剂学教授诺德(Sean Nordt),跨专业教育部主任布朗(Amanda Brown)以及校友董事会成员杜洪(Hung Do)都受邀出席。约巴林达市议员黄瑞雅(Peggy Huang)也到场,作为立法者代表参与讨论。

此次座谈会由杜洪主持,记者就美国制药公司当前在临床研究上面临的障碍以及保障患者安全等问题做出提问。

左起:乔丹、杜洪、黄瑞雅、诺德、布朗出席医药行业晚宴。庞可阳摄

乔丹最先介绍,美国药典目前要求的许多新药研究都必须使用当地的资源,不过在全球化的当下,科学研究也大力支持医药全球化,前提是都必须遵守美国标准。

乔丹(中)分析当前美国制药业的问题。庞可阳摄

诺德解释道,科学严谨的分析方法是全球化的,临床研究不论在哪里进行都必须符合美国标准。在全球市场化下,由于供应链不同,其实很难界定产品完全来自哪里。但是要确保药物的纯度,并确保它们严格遵守科学标准,完全有效便可以。

黄瑞雅。庞可阳摄

对此,黄瑞雅分析道,拿抗生素作例子,在美国新药从研发、测试到上市需要至少20年时间,但是在中国5年便可以上市,所以他们可以低成本抢占市场,拯救生命。在美国为了质量控制,要重复进行临床测试,将失效率降低至0.00001,以确保患者安全。但在中国不需要如此的冗余校验。因此美国立法者们有责任意识到什么时候及时停止临床试验,推动新药上市,以拯救生命。

对此乔丹也认为,中国的庞大人口数量可能也为临床试验带来便利,比在美国容易找到患者参与测试。速度可能也是许多美国制药公司将临床试验转移到亚洲国家的原因。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