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回来之后狂吐槽
“现在的留学生求职怎么那么不靠谱?”
留学生在求职时最常犯的七大错误

很多留学生都以“能不能抽H-1B”作为选择一个公司的标准。尽管如此,在求职时,切勿表现出一副“不抽H-1B”就不想聊的脸。
许多企业具备赞助外籍员工H-1B工作签证的条件,但他们并不会在见你的第一眼就决定是否要给你抽签,你需要花时间和精力来证明你的价值。敏感的问题一定要放在自我介绍之后,先让面试官了解你,对你感兴趣,你再提要求。

“我现在是F-1签证,但我很想在贵公司长久地做下去,不知道我有没有机会参加H-1B抽签呢?如果没有抽中,我很愿意代表公司去中国开拓市场,希望公司能给我这个机会。”

这个想法完全没毛病!但是从面试官的角度出发,他们想要招募的是一个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可以直接上岗。如果你想去学习,可以培训班;而公司不但不收学费,每个月还定时给你发工资,你来上班的目的怎么能只是单纯的学习呢?
对于经验不多的学生而言,要展示出自己的专业性、经验、能力,向面试官阐述“你能为公司带来什么价值”。

1. 多说说你的实习或者项目经历,擅用“SARL”公式,S-Situation、A-Action、R-Result、L-Learning,用这四个点来阐述你曾经做过的事情;
2. 熟记和专业相关的知识点,必要时候说几个专有名词;

这些想法没有对错,但你不能在面试过程中表现出来。设想你在一家公司工作一年,这期间公司也在无形中对你投资,在任职初期训练你的专业技能,在工作中锻炼你的业务能力,这都是成本。抛开这些隐性成本不说,你的离职还会为公司带来高昂的“离职成本”和“替换成本”,比如离职津贴、找到替代的新人和训练新人所产生的费用等等。

2. 表现出你的进取心和为公司效力的愿望;
3. 你具体的个人规划,你自己知道就好。

虽然同校同专业,但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境遇大相径庭,而且每个工作的职能也不一样,别人的薪资标准并不一定适用于你所面试的公司。

1. 切勿在HR面前说别的公司福利有多好,尤其是竞品公司;

在试用阶段,你可以体验公司文化和工作氛围,如果不喜欢,大可以在试用期结束后提出“辞职”。同理,公司利用这段时间来考察新人的工作能力,降低用工成本和风险。
对于新人而言,1-3个月的试用期算合理。一些500强企业甚至有6个月试用期的传统。

2. 试用期一般签的是contractor合同,并未建立正式的劳工关系,“骑驴找马”也未尝不可。

事实上,绝大多数新人都是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只要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展现出能力,自然可以赢得更多晋升机会。

2. 把基础性任务上做到极致,让上级挑不出毛病;
3. 了解自己的实力和市场价值,积累落地实战经验。

比如你曾在某公司实习,你可以说你有参与过某项目,对该项目的进展有什么贡献,达到了什么效果。但如果你说你是在全权负责这个项目,那就有些过分夸张了。
如果求职时在简历上写着完全不真实的信息,那就成了弄虚作假。HR对造假的容忍度近乎为零,一旦被发现,那就和这家公司无缘了。

2. 不要列举自己并未取得过的成就,也不要涉及自己不会的领域。
纯属个人意见
希望能帮到在求职的你

如何应对面试官刁钻的问题?
如何理解美国雇主的思维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