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可阳 洛杉矶报道

《搭建新桥梁:一位美国总统与三座中国城市》大型摄影图片展于1月23日在加州约巴林达市尼克松图书馆开幕。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新任领事张平、尼克松基金会主席巴利巴特(William Baribault)、中国国家旅游局驻洛杉矶办公室主任武宁、新华社洛杉矶分社社长黄恒、华裔慈善家谢明等出席了当天活动。尼克松总统的弟弟艾德尼克松(Ed Nixon)当天也特地前来为展览剪彩。
巴利巴特当天介绍,此次展览由美国尼克松基金会,中国国家旅游局和新华通讯社联合主办。展出了尼克松图书馆、新华社中国图片档案馆馆藏的珍贵资料,其中有45张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的历史图片。

现已87岁的艾德尼克松当天出席了剪彩仪式,他欢迎新、老朋友们来到尼克松总统图书馆。他说,“我的哥哥尼克松一生都在鼓励我去努力结识门另一边的人:如果有困难,那就努力克服,交朋友,互相尊重,求同存异,这也是我们大家今天坐在这里的原因”。
中国驻洛杉矶新任总领事张平当天首次参观尼克松图书馆,并作主旨演讲。张平表示,祝贺此次图片展成功开幕,这个展览让美国民众可以重温尼克松总统生平为中美关系作出的贡献。这个展览也向民众介绍了尼克松总统在1972年访华时,曾到访的中国三座城市—北京、杭州、上海的面貌以及目前的变化。4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面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美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尼克松的访问对开启中美关系的大门,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后来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今天重温这段历史的意义在于;维护好、发展好中美关系。中美关系的发展可以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也有利于国际秩序的稳定与和平。当年尼克松访华时,虽然两国有一定的分歧,但两国领导人凭借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克服了许多分歧,寻求共同利益,使得两个国家走到一起,共同维护世界和平,这对今天的中美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国国家旅游局驻洛杉矶办公室主任武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8年正值尼克松总统访华46周年,当初这次访华从国家层面来讲是非常重大的外交事件,从个人角度来说,这是一次旅游。尼克松访问了北京、上海和杭州,在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后,才有了《上海公报》。旅游在外交活动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国家旅游局从今年开始大力发展优质旅游,希望通过图片展展示30年后中国的变化,展现美丽中国,通过旅游促进两国间的友谊和交往,吸引更多美国游客到中国来。


开幕式当天总领馆副总领事孙鲁山,文化参赞古今,新闻组组长高飞、新闻领事吴一波,约巴林达市市长赫南德兹(Eugene Hernandez),前任市长杨格(Craig Young)等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