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未见】圣地亚哥甲肝爆发 传播途径依旧未知

0
6

艾芮 洛杉矶讯

圣地亚哥近日爆发甲肝疫情,已经导致8人死亡,截至目前为止共有275起感染病例,其中194人住院治疗。感染者约70%为游民或瘾君子,五分之一以上的感染者同时还患有丙型肝炎。卫生官员表示,加州已经有二十年没有出现如此大规模的甲肝疫情,民众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但截至目前为止,尚未查明感染途径。

据圣地亚哥郡卫生局副局长Sayone Thihalolipavan介绍,去年11月份首次出现感染,今年3月感染人数急剧飙升。死者年龄跨度为47至72岁,8名死者中只有1人为男性。据悉,感染者多为游民,但调查人员表示并没有找到病毒传播的特定媒介或行为,有60%的感染者使用了非法药物。Thihalolipavan表示,他们依然认为病毒通过密切的人际接触传播,卫生局将继续保持警惕,与社区紧密合作,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

根据医疗隐私条例,圣地亚哥郡并没有公布感染者的感染地点,但截至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感染地理格局。南加大医学院感染病专家Michael Cousineau博士表示,如此长时间的持续感染,却没有找到原因,颇为罕见。如果卫生机构经过数月调查,依旧找不到感染途径,就应该寻求其他机构的帮助。针对感染者多为游民或瘾君子的情况,卫生局应该前往为游民提供食物的慈善机构检查,确保他们遵守了食物准备守则,如水温是否足够高以杀灭微生物。此外,如洛杉矶郡等地的针头交换(needle-exchange)项目,对于防止感染疾病爆发具有重要意义。

Thihalolipavan回应道,卫生局并不害怕寻求外界帮助,事实上,自今年2月确定疫情爆发以来,他们已经与加州卫生局和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DC)取得了联系,进行讨论。现在有两名CDC调查人员在圣地亚哥参与调查。卫生局也前往慈善机构的厨房检查,并未发现重大问题。此外,圣地亚哥郡有自己的针头回收项目,并且在回收站提供甲肝疫苗,截至疫情爆发以来,卫生局累计提供了1万2000个疫苗。

据卫生官员介绍,甲肝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fecal-oral route),即接触了病毒携带者的粪便污染过的食物或水。甲肝的症状包括黄疸(皮肤和眼睛变黄)、发烧、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深色尿液和浅色粪便。症状通常会在感染后数天出现,持续不到2个月,但也有人会持续6个月。甲肝有时会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

预防甲肝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接种疫苗,于1995年开始使用,并被推荐为常规儿童疫苗之一,但很多成年人并没有接种,可能会受到病毒感染。此外,要注意食物和饮水卫生,以及餐具的消毒。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