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祈編譯
在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驚爆「敲昏拖下飛機」事件近一星期,4月15日傳出聯航試圖透過修改機組成員搭機政策,來避免再度發生類似「緊急挪位」的情況。但多數網友仍以負面評價聯航一系列的政策修改宣告,並認為在聯航近一週的緊急公關處理上,並未見到聯航努力改善客服品質的誠意。
多家媒體於4月15日報道,聯航推出新政策藉以規範機組成員搭機,新規要求機組成員需在飛機起飛前,最少於一小時之前辦理登機程序。過去的規定是讓機組成員可在飛機起飛前,任何時間隨時辦理登機,而這樣的新措施,將可避免該公司在乘客已登機坐下後,不再因為機組成員臨時需要座位,而必須被要求放棄飛行。
聯航發言人Maggie Schmerin在電郵中回應《華盛頓郵報》指出,這是聯航審查該公司提供最佳客戶服務的起始,這將保證”之前”(拖人下機)的事件永遠不會再度發生。而TMZ網站公布聯航內部在4月14日的電郵顯示,聯航要求在飛機起飛60分鐘前,未能辦理登機的機組成員改搭下一班航班。電郵中並提及,沒有任何機組成員可以取代已登機乘客。
但此一消息似乎未能平息廣大美國民眾對聯航的厭惡感。多數網友評論聯航是「換湯不換藥」,認為聯航只是避免未來再度發生巨額訴訟,所以要求機組成員提前辦理登機,避免讓乘客先走進機艙坐下來。
因為通常航班都是在飛機起飛前一小時,開放登機閘口讓乘客依序登機,新規定無法避免正常購票的民眾,可能到達機場也辦理了登機程序後,坐在登機室內等著上機時,才發現自己因為機組成員”插隊”,而購票乘客無法正常飛行的窘境。所以航空公司可避免需要花錢說服乘客”放棄座位”,並可直接在旅客尚未走入機艙前,便取消乘客的登機證。
多數網友抨擊聯航需做好機組成員調派管理,並認為此類機組調派需在前一日便完成,或是提前鎖定部分座位不釋出販售保留給機組,因為多數旅客都不希望抵達機場後,卻被告知自己不能如期旅行。
聯航在4月9日於芝加哥機場,要求4名旅客因臨時需要搭機的機組成員放棄座位。但69歲越南裔醫生陶大衛(David Dao)拒絕下機,因此發生機場安保人員將陶大衛拖下飛機的事件。該起事件發生經過因被其他旅客全程錄影公布,導致聯航股價暴跌,且遭到華人市場和美國韓裔社區對聯航的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