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难挡观赛热潮 体育赛事成新消费引擎

0
7
庞可扬摄

观赛经济持续升温 2028奥运会有望带动新一轮支出浪潮

【新闻速递】综合报道

美国银行研究院最近的一项新分析发现,与疫情前相比,消费者在现场体育赛事上的支出明显上升,这也带动了周边餐馆和酒吧的消费增长。

美国银行研究院的分析发现,与2019年相比,消费者在现场体育赛事上的支出增加了25%——超过了在演唱会等现场娱乐活动上的支出增长,这一数据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体育赛事的观赛人数也有所上升,推动了支出的增加。

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长期数据进一步显示,体育赛事门票支出从2019年的 313亿美元 增长至2024年的 454亿美元,五年增幅约 45%。其中,价格上涨约占三分之一,而约三分之二的增长来自实际观赛人数和频率的提升。

该分析利用美国银行研究院的数据,研究了现场体育赛事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包括汇总和匿名化的信用卡与借记卡数据,观察了在不同邮政编码区域和体育场内的消费情况,涵盖各种赛事与赛季。分析比较了2025年国际足联世俱杯与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的比赛,前者为一次性赛事,后者为持续的赛季性赛事。

在美国境内12个举办世俱杯比赛的场馆中,消费同比增长约7%,高峰时达到10%。其中餐饮和停车是主要驱动因素。在新泽西州东卢瑟福的MetLife体育场,消费集中在半决赛和决赛期间。

分析在MLB比赛中发现了类似模式,在布朗克斯(Bronx)的洋基球场(Yankee)周边邮政区的消费比休赛期增加了约25%,而皇后区的花旗球场(Citi Field)周边则增长了近29%。其中餐饮消费占主导,在洋基球场上涨约76%,在花旗球场上涨约66%。

当大都会与洋基队在今年进行“地铁系列赛”时,洋基球场周边的日均消费几乎翻倍,而花旗球场周边的消费则同比上涨了60%。

据Sports business Journal、MLB等多项数据表明,这一趋势并非物价推动为主。截至2025年7月,美国体育赛事门票CPI同比上涨仅1.9%,远低于整体支出增长。

各世代的参与情况

据Morning Consult Pro报道,不同世代在现场体育赛事消费上的特征差异明显:

  • Z世代(1997–2012年出生):出勤率最高,约20%的成年人每年参加2–4场赛事。高度依赖社交媒体和数字渠道,线上粉丝文化逐渐转化为线下观赛行为。
  • 千禧一代(1981–1996年出生):在高价座位、VIP体验和家庭观赛方面支出突出,是核心消费群体。
  • X世代与婴儿潮一代:仍是票房和总体消费的重要来源,但新增的增量主要来自年轻群体。

是物价推高,还是更多人参与?

两者都有,但主要是“人数效应”。

  • 价格上涨: 2019–2024年间票价指数上涨约13.6%,家庭观赛成本也在上升(如NHL球迷消费指数上涨4.5%,MLB“家庭日”平均花费超过200美元)。
  • 人数上涨: 实际观赛数量增加约27.7%,多个联赛创历史上座纪录,说明增长主要由更多人进入球场、更高频率观赛推动。
  • 粗算分解: 2019–2024年的支出增长中,约 2/3来自人数与频率,约 1/3来自价格因素

据Fox报道,除了常规的赛季性体育赛事外,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还将在明年共同举办世界杯,参赛国家将扩大到48个,球队将在美洲大陆各地的体育场进行104场比赛。美国将有11个体育场承办比赛,墨西哥有3个,加拿大有2个。

美国银行研究院的分析指出,国际足联与世界贸易组织的一项研究估计,2026年世界杯将为经济带来约170亿美元的增长,并支持多达185,000个就业岗位。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