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座谈“川普时代的上海公报” 一个中国政策不会改变

0
7

倪可欣 洛杉矶报道

尼克松图书馆举办研讨会,邀请专家分析川普时代的一个中国政策(倪可欣摄)

中美关系始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当年签署的上海公报奠定了两国的建交基础,而一个中国政策是上海公报的重要内容。在上海公报签署45周年之际,尼克松图书馆28日举办“只有一个中国?川普时代的上海公报”主题研讨会,四位中美政治外交领域专家分析川普时代的中美关系走向。

南加大中美关系专家杜克雷(倪可欣摄)

研讨会由南加大中美研究学院院长杜克雷(Clayton Dube)主持,他指出,上海公报不是法律,只是一个联合声明,并没有法律效应,但45年来,中美关系一直在这份公报的基础上向前发展。没有这份公报,就不会有今天的中美关系,也不会有数以万计的中国游客和留学生来到美国。因此上海公报的内容不应被质疑或挑战。

前美国驻中国、新加坡和印尼大使芮效俭(倪可欣摄)

前美国驻中国、新加坡和印尼大使芮效俭(Stapleton Roy),还曾经担任国务院情报与研究助理国务卿,是华盛顿Woodrow Wilson基辛格中美学院创立名誉院长。他表示,很多美国人并不理解一个中国的含义,实际上目前中国和台湾两个政府共存,意味着中国内战一直没有结束。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关键就是承认中国只有一个合法政府。虽然川普在选战期间对中国的态度强硬,但随着他正式上台,以及即将与习近平会面,川普已经不再质疑一个中国政策。

前美国驻阿富汗大使艾肯贝瑞(倪可欣摄)

前美国驻阿富汗大使,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和哈佛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学者艾肯贝瑞(Karl Eikenberry)指出,川普上台伊始,在外交方面缺乏经验,顾问团队中没有专业的亚太问题专家,也没有对外交政策进行深入讨论,才会出现有损中美关系的言论。随着政府逐步完成交替,各领域专家进入总统智囊团,川普已经转变了态度,中美关系的底线一个中国政策应该不会再受到挑战。

前华盛顿邮报记者庞福瑞(倪可欣摄)

前华盛顿邮报记者,同时也是美国最早留学中国的庞福瑞(John Pomfret)则表示,非常高兴看到川普总统并没有否认一个中国政策。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川普是商人出身,深知中国对于美国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经贸合作领域。相信他在决定中美关系发展走向时,会考虑美国能从中国得到的利益,就不会触碰一个中国政策。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