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行内人士分析:贸易战暂缓 物流行业迎来窗口期?

0
7

洛杉矶多位行内人士深度分析:贸易战暂缓 物流行业迎来窗口期?

【新闻速递】综合报道

周一,受美中在瑞士高层谈判后发布的官方消息提振,美国股市强劲反弹。与此同时,关税政策的新动向也成为各界关注焦点。洛杉矶多位物流业界资深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他们各自的看法,关税的新动向究竟会对未来的物流行业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

张铁流:关税大幅下调 行业将迎来全面复苏

美中物流总商会会长张铁流在采访中表示:“美中彼此都是各有所需,不会走向极端,虽然有矛盾,但最终都会回归双赢。我认为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当前中美关系应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唯有和谐才能发展。”

他指出,目前货物流通在大幅增加关税下,几乎全面停顿,除了已启运的货物,大多数人都在“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他表示:“我相信情况会进一步明朗,各方将迅速行动,船只启航、码头工人复工、仓储、物流、贸易、电商平台都会迎来回暖,美国本地的市场也将随之活跃,年末节庆销售旺季更为繁荣。”

刘颖:关税大幅下调 但仍属沉重负担

熟悉报关与海运业务的风驰美盛国际物流集团首席执行官刘颖获得的最新消息:根据白宫最新发布的简报表示,自2025年5月14日起,中国将暂停对美国34%的关税90天,但在此期间将继续征收10%的关税。而4月8日至9日期间启动的所有美方关税将被取消,4月2日之前启动的301条款(包括7.5%、15%、25%税率)及232条款(钢、铝、铁)仍继续执行。此前对中国产品实施的20%全面关税维持不变,34%与125%的关税则被暂停,取而代之的是10%的关税。

刘颖指出,公众目前没有注意到2018 维持到现在的25%关税没有改变过,再加上目前降到30%的关税(即 20%  China Blanket Tariff中国商品的统一性关税4月2日生效+ 10%统一关税),目前共有55%的关税。她表示,“目前的关税对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关税较谈判前有所下降,但55%的税率依然对出口企业形成沉重负担。中国产品的利润空间本就不高,主要依赖数量取胜,若美中之间的贸易差额一旦形成30%以上的关税差距,利润空间基本被抹平。”她认为,中国产品能承受的最高关税可能在40%左右;55%虽低于原来的145%,但依然让许多生意“做起来非常艰难”。”

行业回温尚需时日 部分产品艰难维持

刘颖强调,“尽管部分行业的货运订单开始出现回温迹象,但也不会马上全面恢复,还要看行业。有些行业因为产品是必需品,或市场接受度高,还能接受这个55%的关税结构。比如有些产品属于刚需或工厂、这里(本土企业)各承受共55%关税,还能维持竞争力;但若属于替代性强、利润极低的行业,在目前这种高关税环境下就很难维持,甚至可能直接被市场淘汰。”

美国传统制造业是否能回流?

刘颖指出,未来可能不会再出现大规模裁员,但将逐步转为部分裁员。她强调,“让工业回到美国”的说法为时尚早,并不是说美国人不愿意做工业,而是以目前的成本结构来看,美国根本承受不了。美国的工业成本太高了,而工业生产最核心的两个因素就是人口密度和劳动力成本。可如今美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加上各项社会税费,再考虑到综合的营运环境,整体成本实在太高。美国唯一能发展的,可能只是那些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但这种产业本身数量极少,覆盖不了整个产业链。同时,现实中像塑料制品、五金零件、包装材料等这些小而大量的基础产品,依然严重依赖海外供应,美国根本没办法自行生产这么庞大的日常工业需求美国已经很多年没有进行传统工业制造了因此,“让工业回到美国”更多是一种口号,现实是美国仍需依赖第三国,尤其是在基础制造领域,这是经济规律,而非政策能轻易改变的结果。

荀卫博士:中美贸易深度嵌套,强行脱钩不现实

作为在中国物流行业深耕多年并在美国有数个仓库的国商物流(NBL)董事长荀卫博士强调,这次关税战使得中美贸易基本处于半停顿状态。虽然我们也还有货在走,但整体来看,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的货量大概减少了三分之二。我们目前的策略是,从4月9号到现在还有一些货进来,但这些货主要是为了确保电商平台不出现断货,比如Amazon等几个核心平台。除此之外,所有促销活动全部暂停。”

荀卫强调,“这次关税战对我们的运营成本确实造成了影响,实际上,我们确实增加了一部分成本。比如说,尽管关税增加到了125%,我们还是有进货,但我们自己会消化一部分成本,剩下的大部分则要由美国消费者买单,因此商品价格会上涨。从消息公布开始,洛杉矶仓库就开始准备涨仓租了,然后卡车运输价格也上涨了,海运价格同样也进入了新一轮的上涨周期。关税战使物流业进入了一个调整期。就这一个月,有一些运输公司已经倒闭了,但T86停了以后,仓储需求大幅度增加。”

中国企业加速出海

荀卫指出,“随着这次市场的回暖,预计我们车队(70辆)将恢复80%左右的运力。我认为这次贸易战,也就是这场关税战,真正体现出了中美之间经济结构的高度依存性。这件事对我们启发非常大。这场贸易战对中国经济反而带来了某种积极影响——它促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深度出海’”

荀卫表示,美中之间的贸易与物流,其实早已深度嵌套、相互依存。对我来说,这次事件最大的启发是:如果中美之间真的要‘脱钩’或强行‘断链’,这是双方都无法承受的。

第一,中美之间的经济依存度极高,全球经济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个世界本质上就是一个‘地球村’,不是谁说断就能断的;

第二,这场贸易战加速了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不仅是对美国市场的出口,还有对欧洲、日本、东南亚、中东等多个地区的战略进入。现在很多企业做到几个亿的规模之后,就具备了进行全球化、生产型布局的能力,这一点非常关键。

关税暂停将引发跨境货运报复性反弹

最后荀卫总结道,“暂停实施的关税一定会促使订单数量大幅增加。预期下半年跨境货运量会出现显著回升,我认为肯定会出现报复性增长。原因在于,大家普遍觉得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太强,所以很多商家都会选择提前进货、囤货,以防后续政策再次变化。因此,像T86这种小包裹类的清关方式将会重新活跃,但整体趋势还是会更多地依赖海外仓。其实这次贸易战开始前,我们的海外仓就已经被租满了。我在美国洛杉矶目前已经拿下了42万平方英尺的仓库,现在已经全部租空了。”

一线声音:期盼政策稳定 恢复信心仍需时间

作为在物流行业卡车调度的一线工作了数年的资深卡车调度彭女士,她表示,“在5月12日政策出台之前,整个物流行业已经经历了严重的冲击。从政府提出大幅提高关税开始,到今天为止,运输运营量大幅锐减,许多卡车公司已难以为继,甚至被迫倒闭。因此,尽管今天传出关税将大幅下调的消息,我们仍持观望态度。我们希望相关政策能够保持稳定,不再频繁变动,让整体经济有机会逐步回暖、改善。”

尽管此次关税的调整释放出一定缓和信号,有助于恢复部分跨境物流与供应链信心,但能否真正带动行业全面复苏,仍有待政策进一步明确。物流业者、制造商与电商平台普遍抱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同时也在为政策反复调整做好多手准备。

特朗普政府下调中国小包裹关税

美中签署多年首份联合声明 关税大幅下调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