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備30年後科技菁英 国际機器人競賽 中美小學生過招

0
7
參賽學生在考驗路線上演練機器人。錢美臻攝

錢美臻洛杉磯報道

來自中國的30支隊伍和美國學生組織的20支隊伍,於8月13日參與由世界機器人教育學會(Federation of World Educational Robot)在洛杉磯地區所主辦的「2016 WER美國國際公開賽」。本次賽事一為中美學生的交流賽,二是選拔美國地區的選手,參與11月將在上海舉行的「2016 WER總決賽」。

如何讓組裝機器人能完成路線上的任務,參賽學生需要一再的反覆實驗。錢美臻攝
如何讓組裝機器人能完成路線上的任務,參賽學生需要一再的反覆實驗。錢美臻攝

學會主席Jake Mendelssohn表示,本項賽事是為了培養未來的科技工程人才,在場的學生都可能是未來20年、30年的創造菁英。該會從3年前創辦此項競賽,是希望學生們透過自己動手做,學習、成長和了解如何發揮團隊精神來解決困難。如何解決會遇到的問題,是學生們在不斷實驗中最大的收獲。

參賽學生在考驗路線上演練機器人。錢美臻攝
參賽學生在考驗路線上演練機器人。錢美臻攝

根據學會公關王瑩說明,本次賽事共有50支隊伍參與,30支隊伍來自中國。分為高中、初中和小學三組競賽,但高中組以美國學生隊伍為主,美國的優勝隊伍將參加11月在上海舉行的總決賽。

連續三屆參賽來自中國浙江的江南實驗學校,獲得大會頒發「主席獎」。該隊指導老師樓巍提到,學習機器人項目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包括數學函數、物理力學、電腦編碼、工程設計和動手做的DIY能力,因此該校自成立此社團後獲得學生和家長大力支持,共創辦數位學生成長到現在有300多位學生學習。

連續三屆參賽來自中國浙江的江南實驗學校。錢美臻攝
連續三屆參賽來自中國浙江的江南實驗學校。錢美臻攝

去年參賽獲得小學組總決賽亞軍,且今年已獲華東賽區一等獎的俞屹和趙景皓,儘管是小學六年級學生都已是參賽高手,兩人分別參加了三屆與兩屆機器人大賽。兩人都是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學習組裝機器人,除了平常在校練習組裝設計,回家更要勤練電腦編碼。

競賽項目不光是考驗各組拼裝的機器人,能否在規定的路線上運行,且須完成每一站的指定任務,諸如在天平上放下平衡塊,或壓下槓桿讓另一端的球投進藍內。主辦方並設立了「微鏡頭」、「創意賽」、「演講展示賽」、「團隊展示」、「擴展任務」等多個賽項,考驗各組全方面的能力。

學會主席Jake Mendelssohn(左)頒發主席獎給江南實驗學校,由指導老師樓巍(右)代表受獎。錢美臻攝
學會主席Jake Mendelssohn(左)頒發主席獎給江南實驗學校,由指導老師樓巍(右)代表受獎。錢美臻攝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