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之声】反对消费主义

0
6

朱淯之

消费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流行的一种社会现象。一口一个主义的,听似离我们很远,但是他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商品消费的面前人人平等,并且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求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

那么现在的这股消费主义就潜移默化的冲刷了人们的头脑。这种狂热式的消费浪潮如同海啸一般掩盖了人们,又如同潮水一般冲洗去了人们的思考,放弃了对此本质性的思考。它就像腐蚀剂一样侵害我们。这种情况具体就表现在年轻的一代,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还有所谓的“假资产阶级”身上。

资本家不断的去创造一些商品,这些商品的价格往往拥有着超乎它本身应该有的价值。篮球鞋,奢侈品,潮牌都是如此。他们通过不断的更新换代,不断的抬高它的价值使人们不断的去追求。这种场景就像是一位农夫在高台上垂钓着一小坨肉,在地上的饥饿的野狗们不停的跳起争先恐后的去争抢。而这些商品也逐渐的成为了代表自己阶级的标志,并且可以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商品去和人们比较产生一种差异,而这种差异和优越恰好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同时人们也感谢这些商品给它们带来这种“标签性”和“差异性”。

在这样的一种条件下,人们开始崇尚资本,追捧资本。我赞同我一位朋友曾跟我说的话:“现在大部分男性通过透支自己的消费水平去购买一些商品,这无非就是想通过这些商品将自己包装成“高于”自己阶级的人,并通过此来获得更高的交配权。”

我觉得这说的不足为过。相应的,许多女性也把自己包装成了韩剧小公主抱着投机主义的心态去寻找着手戴劳力士,脚踏AJ的男性,借此嫁入豪门。或是看道了自己真实的消费能力责怪自己的先生。所以由此便诞生了两种人,小资轻奢和“假资产阶级”:

小资和轻奢说白了就是,资不起来,奢侈不起来。但是在这样一种消费浪潮中这些群体只能透过购买资产阶级生活的边角料,和残羹剩饭。来慰藉自己的欲望和虚荣心。

而“假资产阶级”,就是通过透支自己的消费能力来购买这些不再自己消费水平范畴里的商品。前有卖肾买iPhone,后有租借奢侈品。

人们总会说:“这是我的个性,由此来彰显我的自由。”然而,这种个性是局限的。吃的东西到处都有,不仅仅只有他农夫鱼竿中的那坨肉。白菜豆腐汤也从来不是什么珍珠翡翠白玉汤。并且所谓的自由也不代表所谓的多样化,这是两个概念。

总而言之,在一个消费至上娱乐至死的年代,被消费主义强奸着头脑,对人是马克思主义,然而对自己却是自由主义和消费主义。所以,做一个活人,一个思想鲜活的活人。而不是面对物质本事,事物本身的浪潮,消费主义的海啸被水淹没,不知所措,并顺之而行的死人。

作者介绍:

朱淯之,波士顿学院国际关系学,籍贯福建,平时喜欢做饭看书读报。最喜欢的一句话是
:实事求是。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