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闵:为保大学自主坚持不退

0
8
南加台大校友会第45届会长周述蓉(右)丶第46届会长官慧珍(左),颁发感谢匾给台大校长候选人管中闵。视频截图

钱美臻 洛杉矶报道

南加台大校友会第45届会长周述蓉(右)丶第46届会长官慧珍(左),颁发感谢匾给台大校长候选人管中闵。视频截图
台大校长候选人管中闵於7月21在南加台大校友会年会中发表专题演说。钱美臻摄

台湾大学校长候选人丶台大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管中闵,7月21日应南加州台湾大学校友会邀请出席该会年会,并发表「台大新价值丶台湾新意志」的专题演讲。在阐述其个人教育理念後,面对关心台大校长聘任问题的侨胞,他指出:「间与台大坚持在一起,为坚持保住大学自主,坚持不退」。

本次南加台大校友会邀请管中闵来美进行演说,遭到部分绿营校友的抗议,反对意见者甚至登报抗议。因此演说一开始,管中闵提到,来美此行是演讲不是兼课也不是兼职,并笑称因遭到抗议把原来准备的演说都删掉一半。

在一小时的演说中,管中闵提到,从美国川普总统的竞选口号「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强大),可了解到美国丶台湾都感受到时代改变造成的压力。不过美国奠基於勤劳丶奋发丶冒险的精神,这个世界领袖的国家,对可贵的是仍充满着强烈对未知探索冒险的精神,这并非指疆域的拓展,而是对知识的探索。

对比台湾,管中闵认为,从60丶70年代一卡皮箱闯天下的“爱拚才会赢”,台湾人本着勤恳丶奋发的精神,让个人家庭财富与事业规模从无到有,是台湾人强韧的生命力,带动台湾各方面的改变,推动台湾经济丶政治丶文化等多元化的发展。

宾客们逐桌与管中闵(前右3)合影。钱美臻摄

但台湾当前面临着新世代年轻人「耍废」丶「厌世」丶「鲁蛇」(Looser)的厌世代新文化。年轻人感到毫无出路丶生命没有意义,更怀疑努力会有回报,这种对前途绝望的态度,反应在文化丶艺术丶音乐等多方面。是台湾日趋封闭的社会,老旧的体制,让台湾新一代年轻人因无力改变自己与体制,而被深刻的绝望环绕。

当「斜杠青年」做三份工作还停留在社会底层,怎会不造就「厌世代」。当前台湾青年没仰赖一份工作维持经济程度。单一技能,年轻人追求更多技能丶修更多辅系技能丶考更多证照,大学也在积极想方设法让年轻人有更多工具(广修辅系)丶考证照,确保青年人有技能证照在职场上生存下去。

身为教育者应解决斜杠青年的问题,管中闵认为,大学应思考该扮演什麽角色,是旨在训练更多证照学生,还是大学应有不一样的定位。若台湾大学只是给学生提供一纸文凭,但在亚洲顶尖大学丶全球人才市场中,这张文平是在持续贬值中。

管中闵以美国史丹佛大学早在2015年D School中便针对时代改变,提出「史丹佛 2025」项目,改革架构包括从传统线性高教教育到环型大学体制(Open Loop University);弹性教育(Paced Education);翻转轴心 (Axis Flip);及有意义的学习 (Purpose Learning)。大学应是一个更开放的学习中心,让学员了解个人想解决的问题,继而学习到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习是有意义的,而非硬性规定哪些是必修学分。

在时代变化下,台大必须脱离现代大学的概念,当然他曾提出「台大2028」,即是认为在时代改变下,知识学习也应随之变化,刺激着未来大学如何回应时代要求,只要台大改变,台湾的高教就可以改变,而代表社会生命力的大学改变,便能帮助台湾改变。台湾不光是经济停滞,社会体制老旧封闭的问题,大学在中间责无旁贷,应思考如何带领台湾脱离厌世代。

在会後的问答中,管中闵除了强调将与台大站在一起,坚持不退的态度外。他也回应侨界关心台湾人才外流的问题指出,竞争压力不光是对中国,更是对全亚洲。近年台湾社会蓝领移民多丶白领移民少,门户开放才能吸引从外面来的人才,他认为在台湾既有的开放民主环境下,创新丶创意产业是需要自由开放的环境来发展。台湾高校和社会仍有很多可竞争的优势。

对於台湾青年世代竞争力下降,该如何提升台湾与台大的竞争力。管中闵认为,从大学角度来看,不是让学生过得更轻松更好,强化竞争力要有更清楚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训练。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绝对没必要因此降低门槛。

针对台湾现行蔡英文政府施政政策丶台湾治校方针等敏感性问题,他皆以不在其位,议论这些不适当为由婉拒回答。但他也强调,不说不代表他没有想法丶没有意见。或得了全场爆满掌声。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