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亚裔提案引争议 提案议员出面澄清

1
8

倪可欣 洛杉矶

北加州奥克兰菲裔众议员Rob Bonta不久前提出AB1726法案,要求加州高等教育系统、公共卫生和医疗部门,在收集数据时,对亚太裔族群进行更细致的划分,从而使各族裔根据所需获得相应的帮助。有华裔民众认为此举会像之前引发轩然大波的SCA5法案一样,限制亚裔学生在公立大学系统的入学人数,而提出强烈反对。30日下午,Rob Bonta在洛杉矶召开记者会释疑,澄清该法案的目的是为了更细致地了解各族裔面临的问题,而且仅为收集数据所用,与SCA5的内容毫无关联。

Bonta表示,亚太裔族群过于庞杂,其中有许多族群在教育、医疗、就业、居住等方面,面临极大的困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亚太裔人口移民到加州,州府的相关资讯已经不能正确反应各族群面临的实际情况。很多处于困境之中的亚太裔家庭,都被误认生活得很好,从而得不到应有的帮助。例如韩裔自杀比例较高,越柬寮族群高等教育水平低等,采集数据时都用亚裔来归纳,则无法解决他们的实际面临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他提出了AB1726法案,此法案与之前引起轩然大波的SCA5完全不同。

据Bonta介绍,该法案是将某些特定的亚太裔族群,在进行教育和健康方面的数据采集时,单独提取。目的是了解各族裔面临的实际情况与困难,以便使得有限的资源,能够更准确有效地投入在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与个人。将亚太裔族群更加细分,可以保证每一个族裔都不会被忽视。Bonta强调,该法案仅适用于数据采集,并没有要求如何使用数据,或根据数据采取任何措施(affirmative action)。完全和SCA5的内容无关。希望民众可以充分了解AB1726的立意与精神,不要误解。

Bonta还表示,之前华裔众议员伍国庆在任期内提出的AB1088法案,也是主张将亚裔细分,已经获得通过。而他自己去年曾经提出细分亚裔的AB176曾获两党议员的压倒性支持,可惜最后遭到州长否决。今年他重新提出法案,做出一定的修改,希望可以获得两院和州长的支持,最终获得通过。

AB1726法案内容为,在目前加州产业关系局(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Relations)和公平就业与住房局(Department of Fair Employment and Housing)中已经采用的亚太裔11种分类基础上,再增加10个分类。并且将这种分类收集数据的方法运用到加州医疗和高等教育系统。目前亚太裔11个分类为:华裔、韩裔、日裔、菲律宾裔、越南裔、柬裔、寮裔、印度裔、夏威夷裔、关岛裔、萨摩亚裔(Samoan)。要求新增的10个分类为:孟加拉裔、苗裔(Hmong)、印尼裔、马来西亚裔、巴基斯塔裔、斯里兰卡裔、台湾裔、泰裔、斐济裔和汤加裔(Tongan)。

1 COMMENT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