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美臻 洛杉磯報道
藉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教授暨國際易學聯合會會長孫晶訪美之際,多位專精易經研究的多位南加州地區僑領,特於7月15日舉辦「易經研究座談會」,暢談和交流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的易經研究。

本次座談由美國儒學研究院院長段建華、美國易經學會副會長陳雄、美國孔孟學會榮譽會長游芳憫與中華文化學院院長顏文雄共同發起。座談內容主要是由來自中國的國際易學聯合會會長孫晶,進行《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堅持文化自信》的專題講座,並由專業學習地球科學但個人鑽研易經10多年的陳雄,進行《地球科學與易經》的科學辯證論述。

孫晶指出,習主席在2016年七一講話中,首次把三個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增加”文化自信”擴展為四個自信。堅持文化自信,即是要對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保護、傳承與弘揚。而中國古老的易經,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頭,是中華文化這棵大樹的根。

從科學角度剖析易經的陳雄認為,易經是中國獨有的智慧精髓,揭示概括了事物生成發 展演化的客觀規律,且易經是符合現代科學的基礎理論與概念的。易經的基本原理包括:變、陰陽、對立、平衡與周期循環,一分為二的陰陽對立,體現互相制約、消長平衡、週期往復,這正與現代天文學、物理學、數學,甚至電腦語言是相符的。
多位對易經研究頗具心得的南加州知名僑領,也出席餐敘溝通和分享個人鑽研易經的心得。研究易經多年的蒙特利公園市副市長林達堅(Stephen Lam)除以同好身分到場交流所學經驗,並頒發賀狀給主辦該座談會的四位僑領與遠道而來進行學術交流的孫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