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M】加密货币热潮复苏的背后——巨额利润、风险与骗局
【新闻速递】通讯社 洛杉矶报道
自2009年比特币问世以来,加密货币一直被誉为在传统金融体系之外创造财富和进行价值交换的新领域。
支持者认为,加密货币可以通过提供新的途径实现金融包容性和经济自主性,从而赋能个人,尤其是在长期以来得不到银行服务少数族裔群体。一些倡导者甚至将其视为挑战和改革根深蒂固的美国金融结构的工具。
但批评人士警告称,加密货币存在严重的陷阱:极端波动性、缺乏监管,以及向弱势群体提供高风险承诺的模式。此外,诈骗案件增多、能源使用引发的环境担忧,以及甚至来自第一家庭成员的道德支持模糊不清,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美国社区媒体》6月13日举行座谈会,邀请了来自行业、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专家出席揭秘加密货币的炒作、希望和风险。
Turnqey Labs 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Tyrone Ross 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介绍,他出生于一个没有银行账户的家庭,父母长期使用汇票、现金支票等非正规金融工具。在华尔街工作期间接触到比特币后,他深受启发,意识到比特币为边缘人群提供了革命性的金融进入方式。
他认为传统金融对穷人并不友好,全球约有 14 亿人是“无银行账户”的人群,其中仅美国就有 500 万人、1200 万人生活在“银行沙漠”,方圆十英里没有银行。而加密资产去中心化转账的核心优势包括不需要中介、任何时候都能转账、全球实时到账。他认为加密资产不是投资的噱头,而是一种公平进入金融系统的工具,使所有人更容易拥有、管理、使用自己的资金。
401 Financial 负责人、Better Markets 衍生品政策总监 Cantrell Dumas 指出,加密货币被宣传为实现金融包容的工具,绕开传统金融机构,帮助服务不足的群体建立代际财富,这一信息引发了广泛共鸣。但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仅有7%的美国成年人使用过加密货币,仅 1% 的人使用加密货币进行日常消费,因为大多数人是把它当作投机性资产,而非实际支付工具。
因此他提醒加密货币波动性极高,对没有财务缓冲的投资者尤其危险;此外加密货币相关的诈骗逐年增加,因为交易不可逆性以及缺乏监管,所以损失难以追回。在2023年导致56亿美元损失,2024年增长至93亿美元。年长者受害最严重,面临的诈骗包括庞氏骗局、虚假投资平台、网络钓鱼以及假冒政府/技术客服人员等等。
FTI Consulting 董事总经理 Elizabeth Kwok 也补充道,加密货币交易类似于“现金交易”,一旦支付给别人,基本无法追回。由于没有政府或银行等中央机构支持,加密货币教育缺乏安全保障。
她指出,加密货币诈骗常见且模式老套,几种典型诈骗陷阱包括收到陌生人主动联系你的短信、Email 发送所谓投资机会要谨慎;只接受加密货币付款;制造付款紧迫感以及使用技术术语吓退迷惑公众等等。她也提醒大家:如果听起来“好得不真实”,那很可能就是假的。此外,FTC 提供了许多公开教育资源,帮助消费者防骗。
彭博新闻社调查记者 Zeke Faux 介绍,特朗普上任后撤销了针对加密货币公司的大部分诉讼,态度从怀疑转向放任。特朗普政府正在制定加密货币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将塑造整个行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