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美臻洛杉磯
在美國有個奇特的普遍現象,就是政府嚴厲打擊非法經營的行業,但在稅法和徵稅上,卻要求一網打盡,這代表個人或企業違法經營的所得都該”誠實”繳稅。所以在洛杉磯市經營家庭旅館或進行短期分租是「違法」,但市府卻要求所有家庭分租產生的營利需上繳旅館稅。

基本上來說,社區居民普遍是反對家庭旅館或是短期分租,因為進出這些短租房的出入份子背景不明且成分混雜,容易造成社區治安和公眾衛生的隱憂。但在觀光業也是重要產業的美國大都會來說,供不應求的住房問題,讓許多家有空房的民眾,試圖從短租房間來增加個人或家庭的「灰色收入」,更是長期存在的社會現象。
過去幾年,洛杉磯市從圍堵取締家庭旅館,至Airbnb這類短租房應用程式的興起,在難以斬草除根的取締下,洛市政府則先通過了強制徵稅的法規。
所以技術上來說,在洛市屋主把房間短租給遊客是非法的。但若透過Airbnb等應用程式把房間短租出去了,洛市要求Airbnb這類線上短租房應用程式,必需在民眾下單訂購短租時,增加一個14%城市旅館稅金的0項目,用以在第一步的稅法上,來管理此類短租產業。
從去年8月起,洛市開始執行短租房稅金徵收,原本洛市預估5個月能Airbnb收到580萬元的稅金。但實際上,5個月過去後,洛市共入帳了1300萬元的稅款。這筆”意外之財”的其中500萬,將用於洛市改善遊民問題上,其他的稅金將撥入洛市的普通基金內。
難道洛市打算讓短租房,就此非法轉合法嗎?其實洛市已提前預想過,若屋主為追求高收入而以經營觀光客短租為主,這樣想長期租房的民眾將更難找到可容身的住房。因此洛市考量從限制一年間的短租天數,用以避免地區內多數屋主,寧可把房屋放上網作為度假用家庭旅館,也不願意出租給長期租客。
去年6月,洛市都市化委員會通過了限制一年只可短租180天的法規,但該法案仍擱置在洛市議會尚未被批准。
在洛杉磯郊區華人社區的華資超市前,都可見到房間短租和家庭旅館的布告小廣告。儘管地區城市皆把這些列為「地下產業」,但在城市執法人員有限和違規罰金有限的情況下,對於此類”違法經營”的行業,幾乎沒有任何恫嚇作用。或許,這些城市也該考慮既然禁而不絕,是否也要透過收稅來整頓此類的違法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