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僑民踴躍參與「重探抗戰史」人文講座

0
6

錢美臻 洛杉磯報道

美國人文磚基金會會長王曉蘭。钱美臻摄
美國人文磚基金會會長王曉蘭。钱美臻摄

為讓關心中國近代史的民眾更了解抗日戰爭的歷程,美國人文磚基金會暨美華人文學㑹於8月6日在洛杉磯地區舉辦「重探抗戰史」人文講座,邀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郭岱君與民眾解密兩次淞滬戰役的秘辛。

美國人文磚基金會會長王曉蘭表示,她和其同輩的友人儘管並沒有親身經歷抗戰,但祖、父輩們有許多人都參與了抗戰,甚至為了保衛國家投入抗戰犧牲了生命。為了讓海外華僑了解真正的抗戰史,因此該會一再針對抗戰議題進行講座、展覽和座談會。因為只有了解歷史了解過去,才能懷抱感恩的心去擁抱當前的生活。

本次演講會由專精於蔣介石日記研究的學者郭岱君主講,她以風趣幽默且以今思古的模式,諸如:當年戰爭戰敗可沒有現在手機可馬上通知蔣委員長等詼諧的語調,迅速讓聽眾彷彿親身經歷了1930年代的中日戰爭歷程。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郭岱君。錢美臻攝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郭岱君。錢美臻攝

郭岱君說明,要說抗戰史是非常大的議題,因此她在本次演講中,特地以兩次淞滬戰爭為主題,讓民眾能了解到中國對日戰爭的戰略變化。1932年的淞滬戰役又稱為128事變,這次戰役以國民政府忍辱求全簽下停戰協議畫下休止符。

郭岱君解說,128事變的停戰協議讓國民政府爭取了五年時間對日備戰,因此1937年的淞滬會戰,是中國主動請戰,中日雙方都投入了百萬人參戰,中國以血肉對抗武裝先進的日本軍,但非常重要的是把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略路線,從由北往南被迫轉為由東往西,且工廠、學校、政府機關等單位,得以在90多日的頑強抵抗中順利撤退到大後方,且保住了武漢重鎮一年多。最重要是,這場戰役打破了日軍宣稱的「三月亡華」神話,喚起了中華民族頑抗日軍的信心。

image本次演講會儘管主辦方希望透過事先預定來控制入場人數,但許多關心抗日史的民眾踴躍出席,現場座位不但爆滿且有許多民眾只能遺憾向隅。除了多位台灣僑團領袖到場外,數位中國僑界知名僑領也到場聽講,共有200多位民眾參與本次的演講會。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